千年宝庆府,一品邵阳红
栏目分类
政策文件
18907399696
中关于印发《2022 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
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文件
邵农发〔2022〕 号
工作要点》的通知
各县市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,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,市直有关单位:
《2022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要点》已经市委农村 工作领导小组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落实。
中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
2022年 月 日
2022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要点
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 “邵阳红”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“邵阳红”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,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影响力不断提升,邵阳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。2022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: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市“两会”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,以及中央和市委一号文件精神,进一步健全“邵阳红”品牌共建共享机制,着力“邵阳红”品牌的培育、管理、宣传、推介、营销等工作,在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,着力提升“邵阳红”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、诚信度和市场竞争力,助推全市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一、强化品牌宣传
1.加大媒体宣传力度。市直主流媒体要将“邵阳红”品牌 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,开设专栏或开展专题报道,广泛宣传“邵阳红”品牌、“邵阳红”文化和“邵阳红”产品。办好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官方网页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网站,提高点击率。完成“邵阳红”百度搜索词条上线。 策划、制作“邵阳红”文化系列作品,在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等新媒体上开展 “邵阳红”产品宣传推介活动。(责任单位:市委宣传部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促进会、邵阳广播电视台、邵阳日报社、云邵阳、邵阳新闻网、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院、市农科院、邵阳市有线电视台)
2.加大广告宣传力度。在市区公交站台等处投放新一轮户外广告,充分发挥手机视频彩铃优势开展宣传,利用各类公益广告开展“邵阳红”品牌宣传工作。争取在省级主流媒体、长沙南站、长沙地铁站、高铁、地铁投入一轮“邵阳红”广告,扩大品牌影响力(责任单位: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)
二、加强质量管理
3.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目录产品名单。按照《“邵阳红”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使用规范》的规定,在年内再组织开展一批“邵阳红”目录产品评审。建立动态管理制度,对已入目录产品进行复审,淘汰其中达不到品牌使用基本条件、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,逐步做精做优做强“邵阳红”品牌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)
4.加强“邵阳红”品牌溯源体系平台的管理。在5月份完成新过目录产品全部进入溯源体系,并贴码上市销售。(责任单位: 市农业农村局)
5.发布“邵阳红”目录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。在3.15集中发布一批目录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,组织目录企业进行一轮标准培训,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。(责任单位:市农科院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)
三、加强商标标识管理
6.规范使用商标标识和广告语。在3月份出台《“邵阳红”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规范》,下发各目录企业,年内组织1-2次全面检查,对不使用及不规范使用品牌商标标识和广告语的行为,要责令整改;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“邵阳红”品牌商标、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,要从严从快查处,切实维护“邵阳红”公用品牌商标的合法权益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四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
7.挖掘整理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。在继续深入挖掘邵阳农业文明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,年内要将己有的文化成果进行整理,编辑出版《天下邵阳红》文集。并推出一批“邵阳红”文化故事、文艺节目,丰富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内涵,提升文化底蕴。(责任单位: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市社科联,市文联、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院)
8.结合群众文化活动宣传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。以“文 化搭台、经济唱戏”的方式,通过“宝庆群艺汇”、“欢乐潇湘行”等群众文艺活动,以及艺术讲堂、广场舞、旗袍展示、进机关文艺汇演、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方式,广泛宣传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。群艺馆全年开展 3 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,花古剧团、祁剧团、邵阳学院、湘中幼师演出“邵阳红”专题文艺节目 50 场以上,电影公司播放“邵阳红”歌曲和宣传片的公益电影下乡 6 万场次以上。(责任单位: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市花鼓戏传承中心、市文化馆、省祁剧团、市电影公司)
9.结合民族工作推介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和产品。积极推荐民族产品入列品牌目录,支持民族场所品用“邵阳红”产品。探索将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融入“4.8姑娘节”、“6.6山歌节”、“花瑶讨僚皈”等民俗节会。(责任单位: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,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,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)
五、加强展示展销和市场推介
10.积极组织参加省级以上相关展会。组织“邵阳红”目录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、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、中国中部(湖南)农博会、第43届(迪拜)北京世界博览会,全方位展示“邵阳红”品牌及产品的形象,扩大“邵阳红”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乡村振兴局、市林业局、市贸促会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11.举办系列重大活动。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的“邵阳红”产品展示展销和市场推介活动,助推“邵阳红”产品销售。重点组织开展第四届“邵阳红”文化节、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邵阳主会场活动、第六届百亿茶产业技能大赛等活动、“邵阳红”舜皇山第三届野茶节、花瑶插秧节、收割节,以及通过车展、湖南旅游推介等平台充分展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、新成果。(责任单位: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)
六、加强营销渠道建设
12.建设“邵阳红”品牌线上官方旗舰店。在运营好“邵阳红”品牌官方旗舰店的同时,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既有电商平台(如832平台)、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,组织“邵阳红”目录产品上线销售,力推邵阳优质农产品进入全国市场。(责任单位: 市商务局、市乡村振兴局、市供销合作社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13.设立旅游景点打卡点。年内在全市 3A 以上旅游景点设立“邵阳红”品牌及产品形象打卡点及专馆专柜,吉祥物全面公布商城二维码。促进农旅融合发展,积极研究策划“邵阳红”旅游产品。(责任单位: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14.鼓励和支持使用“邵阳红”产品。将“邵阳红”产品全部纳入《邵阳市鼓励支持使用本地优质产品推荐目录》,鼓励市、县机关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、工会福利采购、市县会议酒店等方面优先采购“邵阳红”品牌产品,引导居民消费,赠送异地亲友,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,继续建好“邵阳红”专营店、形象店、展示厅、消费帮扶馆,让邵阳人爱上“邵阳红”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总工会,其他成员单位)
15.在市城投集团公司设立“邵阳红”品牌运营公司。参与“邵阳红”品牌创建和乡村振兴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。(责任单位:各成员单位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、市城投集团公司)
七、加强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
16.争取上级支持。加强与省直部门的汇报与联系,积极融入全省农业品牌建设战略,融入湖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,争取各部门对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视与支持。各相关局要积极协助目录企业优先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,支持“邵阳红”五大类别的联合体建设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水利局、市交通局、市林业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旅局、市供销社、市财政局)
17.增加财政投入。进一步加大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,市级财政投入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20%以上。(责任单位:市财政局)
18.加强科技支撑及培训。支持目录企业、科研机构和专业学会、协会组织开展科技创新,提高种养水平和加工技艺。积极组织市级星创天地的申报和省级星创天地的推荐工作,为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。组织企业参加管理、技能、营销、法律等方面培训,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科协、市农科院、“邵阳红”促进会)
19.加大奖补力度。全面实行以奖代投方式,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以奖代投评审委员会,制定奖补实施细节,评审奖补项目和奖补资金额度。
⑴参展奖:对统一组织赴省外、境外参展的目录企业进行一次性奖补;
⑵包装标识奖:对按要求统一使用商标标识的企业进行奖补;
⑶溯源体系建设奖:对按时完成溯源体系建设、贴码上市销售的目录企业进行奖补;
⑷基地建设奖:对新建标准化基地进行奖补;
⑸知识产权奖:对“两品一标”以证、专利、非遗、国际商标互认等进行奖补;
⑹数字化建设奖:对数字化基地建设、数字化厂房建设、数字化销售平台建设进行奖补;
⑺科技成果转化奖:对应用最新科技成果,取得良好效益的进行奖补;
⑻扩大销售奖:对开辟新市场、新渠道扩大销售达到一定规模的进行奖补;
⑼招商引资奖:对引进项目、增加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进行奖补;
⑽乡村振兴奖:对招用当地民工、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活动、建设的进行奖补。
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实际,研究制定对“邵阳红”目录企业的扶持奖励办法,着力营造良好的品牌成长生态。(责任单位:市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领导小组)
20.各县市区要将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。成立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县级机构,配备专人、安排专项资金,开展各项工作,上下联动,并根据各自实际,创造性推进品牌强农行动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区人民政府)
中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
2022 年 月 日印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