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宝庆府,一品邵阳红
栏目分类
政策文件
18907399696
中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文件
邵农发〔2021〕4 号
关于印发《2021 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要点》的通知
各县市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,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,市直有关单位:
《2021 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要点》已经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落实。
中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
2021 年 3 月 18 日
2021 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要点
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 “邵阳红”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影响力不断提升,邵阳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。2021 年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:认真贯彻落实 2021 年市“两会”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,以及市委一号文件精神,进一步建立“邵阳红”品牌共建共享机制,加大“邵阳红”品牌的培育、管理、宣传、推介、营销等工作力度,在稳定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, 进一步提升“邵阳红”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、诚信度和市场竞争力,助推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一、加强品牌宣传
1.加大媒体宣传力度。市直主流媒体要将“邵阳红”品牌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,开设专栏或开展专题报道,广泛宣传
“邵阳红”品牌、“邵阳红”文化和“邵阳红”产品。加强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官方网页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网站的维护管理,提高点击率。完成“邵阳红”百度搜索词条上线。依托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团队策划、制作“邵阳红”文化系列作品,在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等新媒体上开展“邵阳红”产品宣传推介活动。支持“芒果 V 主播”结合“邵阳红”品牌开展全国网红大赛。(责任单位:市委宣传部、市
农业农村局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、邵阳广播电视台、邵阳日报社、云邵阳、邵阳新闻网、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院、市农科院)
2.加大广告宣传力度。在市区公交站台等处投放新一轮户
外广告,充分发挥移动公司视频彩铃优势开展宣传,利用各类公益广告开展“邵阳红”品牌宣传工作。争取在省级主流媒体上,或在长沙南站、长沙地铁站投入一轮“邵阳红”广告,扩大品牌影响力(责任单位: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)
二、加强质量管理
3.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目录产品名单。调整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成员,修订完善《“邵阳红”优质农产品公
共品牌使用规范》,在 5 月份左右组织开展第三批“邵阳红” 目录产品评审。建立动态管理制度,对已入目录产品进行复审, 淘汰其中达不到品牌使用基本条件、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,逐步做精做优做强“邵阳红”品牌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)
4.加强“邵阳红”品牌溯源体系平台的管理。在 3 月份
完成溯源体系平台建设并上线运营,目录产品全部进入溯源体系,并贴码上市销售,消费者通过扫码能查看即时视频,获取生产、加工、贮藏等环节的信息,接受消费者监督。利用 3·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或邵阳车展平台举办开通仪式。(责任单位: 市农业农村局)
5.发布“邵阳红”目录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。分类
制定并发布目录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,督促目录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。(责任单位:市农科院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)
6.加强目录产品质量检查和“一品一码”使用情况巡查。
重点检查目录企业生产管理记录是否及时完整、农业投入品使用是否规范、追溯信息录入是否准确、产品是否贴码销售。对产品粗制滥造、质量不合格、以次充好、损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,要从严从快查处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督管理局)
7.开展富硒土壤及邵阳独特气候研究。(责任单位:邵阳
学院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院、邵阳市农科院)。
三、加强商标标识管理
8.完成商标注册。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协调,争取
上半年完成“邵阳红”商标的注册工作,奠定品牌建设的法律基础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9.规范使用商标标识和广告语。发挥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
院的人才与智库作用,推出“邵阳红”品牌标识和广告语使用样板,指导目录企业在产品包装、门头牌匾、网店网页等处, 依法规范使用“邵阳红”品牌标识和广告语,根植“邵阳红” 品牌印记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、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院)
10.加强监督检查。对不规范使用品牌商标标识和广告语
的行为,要责令整改;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“邵阳红”品牌商
标、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,要从严从快查处,切实维护“邵阳红”公用品牌商标的合法权益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督管理局)
四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
11.挖掘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。深入研究邵阳农业文明和传统农耕文化,挖掘舜帝道德文化和蚩尤战神文化,弘扬南山
国家公园独特品牌文化,收集本土农产品文化故事,开展学术交流和文化创作,推出一批“邵阳红”文化故事、文艺节目, 丰富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内涵,提升文化底蕴。(责任单位: 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市社科联、市文联、“邵阳红”品牌研究院)
12.建设“邵阳红”文化馆。在新邵白水洞景区研学小镇,
依托邵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“邵阳红”文化展馆, 在市内外中小学生中根植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思想。(责任单位:市教育局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市社科联、市文联)
13.结合群众文化活动宣传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。以“文
化搭台、经济唱戏”的方式,通过“宝庆群艺汇”、“欢乐潇湘行”等群众文艺活动,以及艺术讲堂、广场舞、旗袍展示、进机关文艺汇演、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方式,广泛宣传“邵阳红” 品牌文化。群艺馆全年开展 3 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,花古剧团、祁剧团、邵阳学院、湘中幼师演出“邵阳红”专题文艺节目50 场以上,新编排 3-5 个节目,电影公司播放“邵阳红”歌
曲和宣传片的公益电影下乡 6 万场次以上。(责任单位:市委
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市花鼓戏传承中心、市文化馆、省祁剧团、市电影公司)
14.结合民族工作推介“邵阳红”品牌文化和产品。积极
推荐民族产品入列品牌目录,支持民族场所品用“邵阳红”产品。继续做好“邵阳红”歌曲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外演节目库工作。(责任单位: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,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五、加强展示展销和市场推介
15.积极组织参加省级以上相关展会。组织“邵阳红”目
录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、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、中国中部(湖南)农博会、湖南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、全省首届美食节等一系列省级以上农业展会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,组织 1-2 场专场推介会,全方位展示“邵阳红”品牌及产品的形象,扩大“邵阳红”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扶贫办、市林业局、市贸促会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16.组织“邵阳红”目录产品进驻各类固定展厅。组织“邵
阳红”目录产品进驻省级以上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,各级消费帮扶馆,各地邵阳商会展示中心等各类固定展厅,争取在深圳、长沙、市区建成展示馆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扶贫办、市工商联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17.举办系列重大活动。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、
丰富多彩的“邵阳红”产品展示展销和市场推介活动,助推“邵
阳红”产品销售。重点组织开展第三届“邵阳红”文化节、直播带货大赛、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邵阳主会场活动、第五届百亿茶产业技能大赛等活动,以及通过车展、湖南旅游推介等平台充分展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、新成果。(责任单位: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)
六、加强营销渠道建设
18.建设“邵阳红”品牌线上官方旗舰店。在淘宝、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上建设“邵阳红”品牌官方旗舰店,争取二季度上线运营。依托神农金康电商平台加快线上销售。各单位要
充分利用既有电商平台、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,组织“邵阳红” 目录产品上线销售,力推邵阳优质农产品进入全国市场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扶贫办、市供销合作社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19.建设一批“邵阳红”品牌形象店或专卖店。坚持政府
引导、企业参与、市场运作的原则,充分利用各地邵阳商会的影响力,支持建设 15 家以上“邵阳红”品牌形象店或专卖店,
其中市内 10 家,市外 5 家,按每间门店补助 4000 元的标准统一门店形象设计,为“邵阳红”品牌产品销售提供更多的窗口。建成中国消费帮扶生活馆“邵阳红”专馆,在宝庆中路与市教育局、双拥路与市民政局共建形象店。(责任单位: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、市商务局、市扶贫办、市教育局、市民政局、市工商联)
20.加强产销对接。加强与步步高、芙蓉兴盛、中石油、
中石化、汽车商会、央联 e 港等单位的对接与联系,推动“邵阳红”产品进入各大企业采购配送体系,进驻各大超市、加油站、汽车 4S 店和社区便利店。推广订单农业、“农超对接”、“农社对接”等新型产销对接方式,不断扩大“邵阳红”目录产品的销售范围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工商联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21.设立旅游景点打卡点。在全市 4A 以上旅游景点设立
10 个“邵阳红”品牌及产品形象打卡点及专馆专柜,促进农旅融合发展,积极研究策划“邵阳红”旅游产品。(责任单位: 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)
22.鼓励和支持使用“邵阳红”产品。将“邵阳红”产品
全部纳入《邵阳市鼓励支持使用本地优质产品推荐目录》,鼓励市、县机关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、工会福利采购等方面优先采购“邵阳红”品牌产品,引导居民消费,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,让邵阳人爱上“邵阳红”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总工会,其他成员单位)
23.支持市城投集团公司成立“邵阳红”品牌运行公司。
充分利用市城投集团所有制、融资等优势,按照市场经济规律, 引导开展品牌评估、金融证券、联合体、消费帮扶、品牌强农、乡村建设、智慧农业等行动,积极参加“邵阳红”品牌创建和乡村振兴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。
(责任单位:各成员单位、“邵阳红”品牌发展促进会、市城投集团公司)
七、加强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
24.争取上级支持。加强与省直部门的汇报与联系,积极融入全省农业品牌建设战略,争取各部门对“邵阳红”品牌建
设工作的重视与支持。支持目录企业做大做强,提升精深加工水平,不断提升产品档次。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短板,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,促进农产品流通,支持“邵阳红”六大类别的联合体建设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)
25.加大产品认证工作力度。支持和指导“邵阳红”目录
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,申报“二品一标”产品、地理证明商标和“中华老字号”等认证,申报驰名商标认定, 加强地理标志的培育、注册、运用,力争实现进入中欧地标互认协定“零”的突破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商务局)
26.增加财政投入。进一步加大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的投
入力度,市级财政投入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 20以上。
(责任单位:市财政局)
27.加强科技支撑。支持目录企业开展科技创新,提高种
养水平和加工工艺。积极组织市级星创天地的申报和省级星创天地的推荐工作,为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科协、市农科院)
28.加大奖补力度。对统一组织赴省外、境外参展的目录
企业进行奖补;对按要求统一使用商标标识的企业进行奖补;
对按时完成溯源体系建设、贴码上市销售的目录企业进行奖补。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实际,研究制定对“邵阳红”目录企业的扶持奖励办法,着力营造良好的品牌成长生态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)
29.各县市区要将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。
成立专门班子,配备专人开展各项工作,上下联动,并根据各自实际,创造性推进品牌强农行动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区“邵阳红”品牌建设领导小组)
中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 年 3 月 18 日印发